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世說新語>民俗信仰討論區

類型 張貼者 性別 討論主題 發表日期
普通件 無名 古北線尾島.鹿耳門嶼.鹿耳門港 2007-11-13 20:52:59
一、古北線尾島.鹿耳門嶼.鹿耳門港


 鹿耳門聖母廟,位於臺灣西南沿海、占臺江西緣北線尾嶼北邊的鹿耳門嶼上。《
圖一》在十九世紀初葉(清道光初年)臺江日漸陸化以前,鹿耳門嶼與北線尾嶼原
是一個南北兩端較寬.中間較窄的狹長形島嶼,《圖二》其後由於潮汐與海沙的刷
積作用,島嶼的形狀有變易。(參《圖一》、《圖十一》、《圖一》。造些圖係山
水式的給法,不如《圖二》)精確,但可看出變易。(這個島嶼的名稱,早期多以
『北線尾』(或作『北汕尾』)統稱全島,十八世紀中葉以後則有以『鹿耳門』泛
稱全嶼者。然就古地圖之繪記與文獻之記載,實際上兩者指謂分明【附注一】:『
鹿耳門嶼』是指這個島的北半稱,其範圍大抵在今鹿耳門溪以北至今上城鄭仔寮『
鄭成功登陸鹿耳門紀念公園』北邊『北線(汕)尾嶼』則指這個島的南半隅,其範
圍大抵在今鹿耳門溪以南至今四草大眾廟南邊。《圖三》


 距今二百年前,北線尾嶼的南端,以『大港』(或稱『大員港』、『臺員港』,
舊名『臺窩灣』)與大員(安平)相望。鹿耳門嶼的北邊,與隙仔線、加老灣兩個
沙嶼隔一寬廣的水道,這個水道即是『鹿耳門港_,《圖一》文獻上簡稱『鹿耳門
』,其港道範圍大抵在今土城國小與曾文溪南岸砂崙腳間往西至海一帶。【附注二
】北線尾嶼與鹿耳門嶼的西邊是臺灣海峽,東邊則是浩瀚的內海『臺江』,南控大
員及七個鯤鯓,北接北汕群島:其形勢險要,自古即為臺灣的門戶。鹿耳門港鎖鑰
臺江,鄭成功開臺後,取代大港,成為臺江的咽喉。


 
 鹿耳門港道面寬水淺,退潮時水
深不及一丈:水底沙線堅硬如鐵板
,名曰『鐵板沙』,縱橫布列,舟
船誤觸立碎。港路窄狹僅可容二、
三艘船並進:進港船隻須懸後舵,
以防觸礁,其紓折處,必探視深淺
,盤辟而行。最險者為南、北二礁
,必插竹標以識,南礁樹白旗,北
礁樹黑旗,名曰『盪櫻』(見《圖
十八》),清代雍正年間原設五桿
,乾隆初年沙線消長變易,後添設
為十三桿,以便冉付趨避。而鹿耳

圖一: 十八世紀台將形勢圖
清乾隆年間蜻蜓密會台灣輿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

門港外的海潮,更以『海吼』(俗稱『海叫』)聞名,人吼時若萬馬奔突、眾鼓齊
鳴,觸耳令人震懾;驚濤溢湧,海浪澎游,舟船莫敢近。鹿耳門港道險蠟,素有『
大險』之稱。



圖二: 十七世紀中葉北線委鹿耳門圖
曹永和中譯十七世紀Zeelndia是等地
海圖(荷蘭海牙國立檔案館藏圖) 圖三: 十七世紀中葉北線尾嶼鹿耳門嶼今地置圖黃典權考證繪製鹿耳門今古疊合圖


【附注一】 鹿耳門嶼、北線尾嶼指謂分明考
 
 鹿耳門(嶼)與北線尾(嶼)分指一個島嶼約九隅、南隅,在十七、八世紀的古圖與古文獻上指謂甚為分明。但因其後有些文獻記述歧異混淆,造成後人解讀的困擾,以致今人對古鹿耳門地理的認知易於產生嚴重的誤謬。茲舉四例說明兩者實各有所指:

 1、十七世紀 Zeelndia 市等地海圖《圖二》,於細長島嶼的北隅注名Lac─
   jemoie,此即『鹿耳門』;南隅標名Plaat van Bas─
   emboy,即『北汕尾嶼』。
 2、楊英《從征實錄》,記鄭成功率軍渡過鹿耳門港道入臺江後,令宣毅前鎮陳
   澤督虎衛將坐銑船『札鹿耳門』、『防北線尾』。兩者各有所指。
 3、蔣毓英《臺灣府誌》,記臺灣縣山,於『北線尾』謂:『在鹿耳門南,與鹿
   耳門接壤。』很清楚說明北線尾與鹿耳門是『接壤』的關係。
 4、清乾隆年間清廷密繪臺灣輿圖(《圖二》),於島嶼靠大港之南半隅名北線
   尾,於北半隅媽祖宮、武館、文館虛名鹿耳門。也是南、北各有指謂。

 從上舉二幅重要的古圖、二部重要的古籍之繪記與記述,很明顯看出:鹿耳門是
指這個島嶼的北半部,北線尾是指這個島嶼的南半部。嘉慶年間所纂的《續修臺灣
縣志》,將『北線尾』移指鹿耳門港北岸的隙仔線島嶼(見《圖十七》鹿耳連帆圖
),鹿耳門嶼之南約北線尾嶼則統稱『四草嶼』﹝卷一〈地志.山水.鹿耳門嶼〉
﹞。道光年間,臺江陸化、鹿耳門港道淤塞,地理景觀大變,於是對原來的島嶼、
港道之指謂就產生紛歧。今人考證古鹿耳門地理者,如不能廣搜輿圖、史志,詳加
比對、清晰分辨,就很容易有誤謬的結論。

 按民國五十六十年代有關鹿耳門港道位置的論辯,有些人就是受困於鹿耳門與北
線尾指謂的紛歧,未能釐清,因此愈辯愈亂。(參【附注一】、【附注一】)又有
一些寺廟、行政區劃的命名,也因分辨古今不清而指鹿為馬,位於北線尾舊地卻取
名鹿耳門,如『鹿耳門天后宮』、『鹿耳里』等是。



【附注二】 古鹿耳門港道今地位置說

 古鹿耳門港道的今地位置,在民國五、六十年代,文獻界曾有很激烈的論爭,主
要有二說:一說在今學甲寮、砂崙腳、青草崙以南一帶(即在今曾文溪下游南岸)
,一說在今顯宮里境(即約合鹿耳門溪道)。後者的認定,造成一些人以『今之鹿
耳門溪』當作『古之鹿耳門港道』,且常常在今之鹿耳門溪口上演鄭成功登陸鹿耳
門的歷史劇。古代史地的研究,是需要很專業的學術考證方法,吾人且留給史地學
家作學術探討。但從下舉二幅圖的標示,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將『今之鹿耳門溪
』當作『古之鹿耳門港道』,是一種明顯的錯誤,一望即知,並無需作繁瑣的考證
論辯工夫,即可輕易地判定。

 按《圖一》清乾隆年間清廷密繪臺灣輿圖,在鹿耳門嶼與北線尾嶼上的中間繪記
一座『媽祖宮』。《圖十六》鹿耳春潮圖,在島嶼的正申繪記前後二間、旁有二棵
樹的房子,這座建物就是《圖一》注記的『媽祖宮』,也就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官建
的媽祖廟(見《圖二十》),亦即清建之鹿耳門聖母廟。此座古廟自康熙末年至嘉
慶年間,在島嶼的中間位置皆無變動;古廟於清同治末年為洪水沖毀,其遺址在今
鹿耳門溪約九畔(右邊廂房、廟埕與後殿一角皆在溪中)。

 從以上二幅圖來看,今之鹿耳門溪即在古北線尾與鹿耳門島嶼接壤的中間部位,
有古廟遺址作地標。這二幅圖雖是山水式的繪法,不可能絕對的精確,但以當時鹿
耳門的重要性,以鹿耳門媽祖宮、文館、武館的顯明,繪圖者不至於弄不清其地理
位置而隨意繪記。那麼今之鹿耳門溪與北方的港道(《圖一》記南礁、北礁處)怎
麼曾往同一位置呢?如在同一位置,媽祖宮與武館豈不是要坐落於鹿耳門港道中?

 按北線尾與鹿耳門嶼是海中沙洲,由於潮汐的沖刷與海沙的漲積,島嶼的長度與
形狀自然有所變化;鄭成功來臺時的鹿耳門港道,與清康熙末葉時的港道位置容有
若干變遷。然時隔僅五十年,這個島嶼曾否增長長達二公里以上,雖是一個值得學
界探究的課題,但也不能無憑無據,僅以『自然增長』作解,即能回答上述的矛盾
現象。(參【附注六】、【附注七】)
二、鹿耳門聖母廟之始建(海商漁夫築建草廟)


 十二世紀(宋代),澎湖已有申國漁民來此捕魚,進而聚居其間。逍十三世紀末
葉(宋宋元初),福建沿海販海與業漁者的活動區域,更從澎湖海域擴展到臺灣西
南海岸。十六世紀(明代中葉),臺灣海峽已是國際貿易的航路;此時,北線尾成
為中、日海商的聚合站鹿耳門嶼亦為閩南定期前來捕魚的漁戶之棲居地。十七世紀
中葉(明末、清初),季節性棲居鹿耳門嶼的漁戶逐漸聚成小村落(鹿耳門村),
北線尾則為海商貿易的主要據點。

 福建沿海居民所崇祀的海神天上聖母之神靈,於十二世紀末葉早已隨著漁民的東
來而駕臨鹿耳門嶼;【附注三】最遲於十七世紀初葉,棲居北線尾與鹿耳門嶼的海
商漁夫已築有草廟奉祀。【附注四】(時廟凡三落:前殿奉祀水仙尊王《圖八》,
中殿主祀天上聖母,後殿供奉佛祖《圖五、圖七、圖八》。此即鹿耳門聖母廟之創
建,其所奉祀的天上聖母一座三尊,信徒尊稱曰『鹿耳門媽』《圖四》。

 『鹿耳門媽』之神尊為軟身,高與真人等。鎮殿大媽髮髻後分開雙梳,中間有一
下垂之梳束;聖顏慈霧,寶像莊嚴,信徒如虔敬瞻仰,聖母仿似微笑回視。其彬塑
精美,容貌栩栩如生,世所罕見。【附注五】





圖五:西天佛祖 圖六:金面佛祖 圖七:普庵祖師 圖八:水仙尊王


圖四:正統鹿耳門媽祖寶像




【附注三】鹿耳門媽神靈駕臨年代說
 
 鹿耳門天上聖母的神靈何時駕臨鹿耳門,史無可稽,難以確知。然據民間口傳:
鹿耳門聖母廟古廟鎮殿媽祖來蔓迄民國八十年代已八百餘年。若以此上推,即約於
南宋孝宗時代(一一六三~一一八九)來臺。

 按宋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四月,汪大猷知泉州,時平湖(澎湖)為毗舍耶
(菲律賓 Visaya 族)所侵,大猷乃於平湖造屋二百間,遣將分戍,留屯水軍。﹝
樓鑰《汪大猷行狀》、周必大《汪大猷神道碑》此後,毗舍耶人不敢再來,居民漸
多。又據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教授的研究。十三世紀末葉宋宋元初,福建販馭業
漁者已擴大活動範圍至臺灣西南海岸、而後形成『東洋針路』。(參【附注四】)

 吾人如從南宋孝宗時代澎湖咽受毗舍耶人的侵襲,而有汪大猷遣將戍守安民的史
實來看,士二泄組申葉澎湖之有居民當不在少數,這些居民因捕魚而來到鹿耳門,
不僅可能,且是極其自然的事。閩南海商漁民素來虔誠媽祖,媽祖神靈隨著漁民駕
臨鹿耳門,自屬必然。據此,媽祖神靈當係於十二世紀末葉隨著漁民追逐魚群而駕
臨鹿耳門。




【附注四】 鹿耳門聖母廟始建年代考

 鹿耳門聖母廟始建年代,史無可稽。上城聖母廟原有一冊先人留傳之記事簿,上
記鄭成功來臺前,鹿耳門已有草廟奉祀媽祖、佛祖、水仙尊王。

 按元順帝時(一三三三~一三六八)史籍記載:琉球(臺灣)因地產沙金、黃豆
、泰子、硫黃、黃蠟、鹿豹亮皮,中國人已有用土珠、瑪瑙、金、珠、粗碗、處州
磁器之屬與之貿易者。﹝汪大淵《八島夷誌略,硫球》﹞據此,最遲至十四世紀中
葉,中國人即已有海商來臺灣行販。時海上航線已因漁民追尋烏魚而形成『東洋針
路』:自福建港口放洋,向東南經澎湖,至今安平附近海面;沿海岸南下,至今恆
春西南崛貓鼻頭:而後南下至呂宋島的大港。此一航路,人員(安平)、北線尾與
鹿耳門是重要的中繼站,海商至此停歇,或漁民來此棲息,既屬必然;而為與臺灣
住民貿易,短期居留更屬必要。明初雖然實行海禁,徙澎湖居民置於漳、泉間,嚴
禁下海通番(通商),但福建沿海居民多『以海為田』,販海業漁者冒禁不得歸時
,唯有僑寓海外。明代中葉,北線尾與鹿耳門嶼已成為中日海商的貿易轉接站,亦
為漁夫季節性移民的棲居地。﹝以上參曹永和《早期臺灣的開發與經營》﹞

 據上所述,早自十四世紀中葉,晚至十六世紀中葉,二百年間,閩南海商漁夫之
居息已抵北線尾、鹿耳門,應無可疑。而隨著海商漁夫的居留或棲息,奉祀媽祖、
水仙尊王、佛祖的神廟應信仰需求而築建,亦自屬必然。尤以荷人據臺以後,海商
漁民大量湧至,一間粗具規模的媽祖廟坐落於鹿耳門嶼上,乃極其自然的事。因此
,我們推測:鹿耳門聖母廟之始建,最遲在十七世紀初葉,最早方可上溯至十三、
四世紀之際。(參【附注四】 )



【附注五】鹿耳門聖母廟古神尊雕塑年代說

 鹿耳門聖母廟奉祀的古神尊,原多達一百餘尊,其後移祀於海安宮時,經人迎請
而未歸還者不少,土城重建神廟自海安宮迎回時,僅得七十餘尊。現奉祀於土城聖
母廟之古神尊中,以『鹿耳門媽』鎮殿大媽、二媽(鎮殿三媽為善化鎮茄拔村請去
奉祀末還),及西天佛祖、金面佛祖、普鹿祖師等五尊,最受信徒重視,更為研究
神像者所注目。

 鹿耳門鎮殿大媽之造型與髮式,與臺灣現時可見的古媽祖神尊大異其趣,而鎮殿
二媽手上的玉觸古樸,(大媽的玉觸,於大正八年秋為公地尾派出所日警松本芳治
取去,後經北門郡守酒井正之送至日本九州,再轉送京都後不知下落。)西天佛祖
、金面佛祖、普癒祖師的造型古雅。曾有中、日古物鑑定家,根據此五尊神像的造
形、器物判定為元代古物。

 按古物與神像鑑定,事涉專業。因此,我們歡迎更多古物鑑定家蒞臨本廟鑑賞,
判定其年代,以昭公信。

三、延平王驅荷開臺.鄭王著績鹿耳門


 明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大明招詞大將軍延平王鄭
成功,為收復其父鄭芝龍原所經營的故土,矢志驅逐據臺
的荷人,進取臺灣以作抗清復明之基地。三月十日,鄭王
提師駐紮金門,祭江興師:二十三日午刻,親率四百戰艦
、二萬五千將士,自料羅灣啟航出師。二十四日,大軍抵
澎湖:二十六日,鄭王率文武各員祭禱海岳。三十日晚一
更後,冒風濤之險開駕東進。四月初一日辰時黎明,鄭王
座艦行抵鹿耳門外沙線,時潮退水淺。無法進港。鄭王命
設香案,冠帶叩祝曰:



圖九:鄭成功塑像(方文科先生藏)


 成功受先帝眷顧恩重,委以征伐,奈寸土米得,孤島危居。今而移師東征
,假此塊地,暫借安身,俾得重整甲兵,恢復中興。若果天命有在。而成功
妄想,即時發起狂風怒濤,全軍覆沒。苟將來尚有一線之脈,望皇天垂憐、
列祖默祐,助我潮水,俾鶴首所向,可直入無礙,庶三軍從容登岸。﹝江口
昇《臺灣外志》﹞  

 鄭艦候潮待進,鄭王乘間下小哨,由鹿耳門先登岸踏勘營地。午時,令人探鹿耳
門水道淺深,探者回報說:『是藩主鴻福,水比往日加漲。』鄭王問道:『加漲有
多少?』回謂:『加漲有丈餘。』﹝江日昇《八臺灣外志》﹞鄭王大喜,放炮、擂
金鼓、打招旗,鄭軍大宗船乘潮魚貫通過鹿耳門港道入臺江。大部望赤嵌普魯民遮
城推進,傍晚,由禾寮港登陸;另分一路,以宣毅前鎮陳澤率銑船隊登陸鹿耳門嶼
,扼守北線尾。

 鄭王大軍吶喊齊進臺江,荷蘭太守揆一(Coye)據報,登熱蘭遮城眺望,但見海
上旌旗飄揚,初不以為意。不久,見首船轉頭向北而上,忽而朝東,忽而轉北,後
船悉依首船而行,皆不由城邊砲臺經愕,對左右荷將道:『此(鹿耳門)港路從來
泥淺沙汙,今日唐船何得無礙?豈不異哉』﹝江日昇《台灣外志》﹞揆一乃急遣荷
將彼得爾 Thomas Pedel,中文文獻名『拔鬼仔』選精銳荷此兵,駕船急渡北線
尾,以阻擊鄭軍銑船隊之登岸。
 
 四月初二日,鄭將陳澤統兵四千進札北線尾;是日上午十一時,荷將彼得爾(拔
鬼仔)率鳥銑兵二百五十人,自熱蘭遮出城。雙方於北線尾展開陸戰,鄭軍不畏荷
軍鎗砲,前什後繼,捨命爭先:彼得爾為鄭兵刀斃,荷兵一百八十名被殲。在海上
方面,荷方船艦於臺江靠鹿耳門的海上與鄭艦遭遇,爆發激烈海戰。鄭軍以約六十
隻木船圍攻荷艦,無懼於荷軍船堅砲利,採『群蟻蟹驅』的包圍戰術。荷軍兩艘主
力艦,一被炸沉,一遭擊傷:荷蘭甲板船、小艇亦遭擊沉《圖十》鄭軍人獲全勝,
荷人退守熱蘭遮城。鄭荷首次戰役,鄭軍之勇,使荷人為之喪膽;初五日,赤嵌普
魯民遮城荷蘭守軍遂向鄭王投降。

 延平王鄭成功驅荷開臺,首登鹿耳門嶼踏勘營地,繼渡天險鹿耳門港道以入臺江
;隨之於北線尾、臺江內海一舉殲滅荷軍,奠定驅荷之勝利基礎。鹿耳門為鄭王驅
荷開臺首先著績之處,自是躍上歷史舞臺,名聞中外,是為鄭王開臺的史蹟聖地,
在臺灣的開拓史上,擁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四、鹿耳門媽靈助開臺.鄭王重建聖母廟


 鄭王為進取臺灣,親率大軍渡海東來,屢遭困厄,先是於澎湖遭風缺糧阻逆,繼
之於鹿耳門外逢潮退水淺不得進港。當三月三十日晚鄭王傳令自澎湖開駕,時風浪
末息、陰霧迷矇,諸將請候風雨,鄭王堅信曰:『冰堅可渡,天意有在。天意若付
我平定臺灣,今晚開駕後,自然風恬浪靜矣!﹝《楊英八從征賓錄》﹞是晚一更後
,艦隊啟駕,時風浪仍末稍歇:迨三更後,雲散雨露,天朗氣清、風平浪靜,大軍
船艦始得順利前進,直驅臺灣。

 四月初一日黎明,鄭王帥艦行抵鹿耳門口外,但見海灣交錯,海底滿佈礁石,船
艦無法駛進。鄭王命於船頭設置香案,冠帶禱告,祈求皇天、列祖賜助潮水,俾大
軍直入無礙、從容登岸。午時,潮水果然較平時加漲,人鯨船艦乃得魚貫渡過天險
鹿耳門港道,齊進臺江,直驅赤嵌登陸。時荷蘭太守揆一見狀大驚,疑為神兵從大
而降。

 當鄭王首登鹿耳門嶼踏勘營地時,蕙見有一座神廟,入內參拜,仰見天上聖母肅
然端坐,乃焚香默禱:若得臺灣軍事平靜,自當重建廟宇以酬神恩。不久,港道潮
水果較平時加漲,鄭王大喜,如有神助。次日,逍陳澤等殲滅來襲之荷力水陸二軍
後,皆謁鄭王謂:當雙方交戰之際,先是我軍不支,突然隱約見有黃袍神兵自天而
降,上下助戰,迫使荷兵驚慌而退,我軍乘勢追擊,人獲全勝。鄭王聞言,更悟此
乃『鹿耳門媽』顯靈,感奮之餘,嘗日:『此大所以哀吾而不委之墊也。天憐孤臣


,必有寧宇矣!』﹝夏琳八《海紀輯要》﹞
 明永曆十六年(一六六二)春,荷人投降
離臺後,鄭王開臺大業底定,為答『鹿耳門
媽』顯靈相助之恩,乃大興上木重建神廟於
登陸處《圖十一》:並增祀隨艦護軍之三尊
聖母神像:此為明鄭官建之鹿耳門聖母廟。
【附注六】其所增祀之三尊聖母,信眾尊稱
日『國姓媽』,其中一尊,其後由土城感奮
之餘聚落五角頭輪值奉祀,因名『五角頭媽
』或『開基媽』《圖十二》:另一尊,因奉

圖十一:明鄭官建鹿耳門聖母廟位置圖清康熙年間蜻蜓密會台灣輿圖(通稱『台灣番社圖』(臺北台灣博物館藏圖)註:圖上繪記『媽宮』者當即明鄭官建之鹿耳門聖母廟.

祀於龍(左)邊廂房,乃名『文館媽』《圖十三》;餘一尊,因奉祀於虎(右)邊廂房,故稱『武館媽』《圖十四》。此三尊『國姓媽』,神靈顯赫,名聞遐邇,各方信眾爭相迎請膜拜。

 


【附注六】延平王鄭成功重建鹿耳門聖母廟說考
 
 明鄭時代有無建媽祖廟,以文獻多缺,致有持否定者;延平王有無重建鹿耳門聖
母廟,以史無可稽,故亦有表懷疑者。按鄭王為酬媽祖神恩建廟以報之說,流傳於
鹿耳門十安平二地,由來甚早,非始於近代;稽考輿圖、史志,亦有蛛絲馬跡可尋


 以安平媽祖廟二目:清領臺灣之初所纂修的《臺灣府誌》(通稱『蔣志』)及《
福建通志》,即有記載,恐非於施琅克澎以後至府志纂修時約二、三年間所建,當
係明鄭時代創建。

 以鹿耳門聖母廟言:此廟建置,雖始見於康熙五十九年纂修刊行的《臺灣縣志》
(上記係康熙五十八年各官捐建),然通稱為(臺灣番社圖)所繪的『媽宮』《圖
十一》之位置,與《臺灣縣志》輿圖所繪的媽祖廟之位置(《圖二十》)既有不同
,前者位於鹿耳門嶼的西北隅、靠外海,坐東向西:後者位於鹿耳門嶼與北線尾的
接壤處(按此圖未繪出全島,只繪東北隅部分)。而(臺灣番社圖)所繪的砲臺三
座,與《臺灣縣志》輿圖所繪的有砲臺、砲位、望高樓、營房之武備建置亦明顯有
別。(臺灣番社圖)的繪製年代,學界有二種說法:一說係康熙、雍正間首任漢人
巡臺御史黃叔轍所繪一說係康熙中葉清廷派人密繪。按此圖所繪的砲臺三座,與黃
叔轍於所著《赤嵌筆談.武備》內記的砲臺內容(謂鹿耳門砲今坦,砲十五位)不
同,與《臺灣縣志》所記武備內容(記鹿耳門於康熙五十六年奉文築造砲臺二座、
安砲十位,另有燉臺三座、望高樓一座)亦不符。就此部分觀察,此圖以繪於康熙
中葉之說為是。此圖如確係繪於康熙中葉,則鹿耳門嶼上所繪的『媽宮』、砲臺,
既末見於蔣毓英、高拱乾、周元文所修的臺灣府志(以上三志分別於康熙二十四年
、三十三年、五十一年始修),極有可能就是明鄭時代的建物。(按《圖十五》繪
記明鄭時於北線尾土、鹿耳門迪有小砲臺,可為旁證。)




圖十二:開基媽 圖十三:文館媽 圖十四:武館媽


 據上所述,鹿耳門、安平二地的媽祖廟,從輿圖繪記、方志記載來觀察,當是明
鄭時代的建物,民間的傳言並非全為無稽之談。至土城故老所傳、所記,謂鄭成功
重建鹿耳門聖母廟,如從《圖十一》所繪『媽宮』的位置來看,就更具有啟示性。
我們大膽的判斷:那個位置,應當是鄭成功登陸鹿耳門的地點。
五、臺灣門戶之鹿耳門(文館、武館、武備)


 鄭王開臺以後。除於鹿耳門嶼登陸處重建聖母廟,復於鹿耳門港道南岸搭草屋數
間、設小砲臺,置官把守。《圖十五》自是以後,原為臺江進出孔道的大員港,逐
漸淤塞,鹿耳門港乃取而代之,成為臺江的咽喉。

 一六八四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領臺灣,置一府(臺灣府)勺三縣(臺灣縣
、鳳山縣、諸蘿縣),首開鹿耳門與廈門對渡,鹿耳門因此成為出入臺灣的唯一正
口。清廷於臺灣知府下設「海防同知」一員,專司稽查鹿耳門海口:海防廳署也於
一七三0年(雍正八年)移駐鹿耳門,其廳舍名『文館』。又設「鹿耳門汛」,隸
屬於臺灣水師協,其沉防所名『武館』。(文館、武館見《圖一》)

 清領臺灣之初,厲行海禁,限制漢民渡臺,欲渡航臺灣者,需取得原籍地方照單
,經分巡臺廈道稽查,由臺灣海防同知審驗後許之。乾隆中葉以前,凡允許渡臺者
,一律由鹿耳門登岸,經『文館』驗照後始准入臺。而臺、廈間往來的大商船,及
臺灣本島的小商船往諸羅、彰化、淡水各港貿易,皆需由鹿耳門出入。商船之人貨
,需取得出港地縣廳給發的印單,人鹿耳門港時經文(館)、武(館)沉會同查驗
,人貨相符始准其進港。





圖十五:明鄭北線尾守備圖
清康熙出業清廷密繪明鄭台灣軍備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  清領臺灣以後一百年間(一六八四~一
七八四),鹿耳門不僅是移民、商貿進入
臺灣唯一的正口,也是守護臺灣的第一道
防線。清領臺灣之初,即設「鹿耳門汛」
,(《圖十一》)一七一七年(康熙五十
六年)築造砲臺二座(安砲十位)、燉臺
三座、望高樓一座。(見《圖二十》)雍
正以後,改設砲架十五架;備戰船六隻巡
防鹿耳門內海、四隻分巡鹿耳門外中路洋
面;臺灣水師中營、右營各以步戰守兵一
百名輪防鹿耳門內海,中營以兵一六0名
分巡外洋。一七四九年(乾隆十四年)建
營房二座、十四間;一八0五年(嘉慶十
年)造梭船二十艘,專防鹿耳門。


 十八世紀,鹿耳門為臺灣門戶,期間幾度開放海禁(准渡臺移民之家眷親屬來臺
),一時移民湧至,而臺海兩岸間的商貿隨之頻繁,時鹿耳門商旅雲集、海客如潮
。康熙年間,臺江浩瀚,有「鹿耳春潮」(臺灣府八景之一)之勝景;《圖十六》
至乾隆年間,鹿耳門港道的「鹿耳連帆」(臺灣縣八景之一),則為商貿盛況約寫
照。《圖十七》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臺灣知府蔣元樞有意於鹿耳門新建公
館,俾供官商旅人休憩,規模宏闊,並曾繪圖《圖十八》、撰說、立碑《圖十九》
,雖迄今尚末見有遺址或建物出土,然已為清乾隆中葉時鹿耳門的商旅雲集,提供
了歷史證言。


六、清代遷建鹿耳門聖母廟


 鹿耳門聖母廟自創建以還,「鹿耳門媽」神威顯赫,屢著靈蹟。延平王鄭成功驅
荷開臺,因蒙聖母顯靈助漲潮水、賜降神兵助戰,乃重建神廟以酬神恩。清康熙二
十二年(一六八三)八月,施琅平澎湖後率舟師東來,抵鹿耳門不得進,設否案祭
鹿耳門水神,不久海潮驟漲,恍見神兵前導,大軍始得以入臺。臺灣底定後,施琅
奏聞聖母靈異,康熙帝既晉封天妃媽祖為天后;施琅又與諸鎮捐俸改建明寧靖王府
為媽祖廟,崇祀聖母,以安民心。

 清領臺灣以後,鹿耳門既為臺灣門戶,躍為軍商重鎮,鹿耳門聖母廟的地位乃益
形崇高。康熙末葉,鹿耳門的兵防軍備大增,原聖母廟所在的鹿耳門嶼西北隅之武
備,移至濱內海處,峙宦臺文武官員乃捐俸易地重建廟宇。康熙末年修的《臺灣縣
志》記其事云:

在鹿耳門媽祖廟,康熙五十八年,各官捐俸同建。前殿祀媽祖,後殿祀觀音,各覆
以亭;兩旁建僧舍六間,僧人居之,以奉香火。董其事者,經歷王士勳也。﹝《臺
灣縣志.雜記志.寺廟》﹞


 清代官建鹿耳門聖母廟,係由臺灣知府
王珍主其事。時捐俸的文武官員,當是分
巡臺廈道梁文喧、臺灣海防同知王禮、臺
灣知縣俞兆岳、鳳山知縣李不一煜、諸羅
知縣朱愛、臺灣鎮總兵歐陽凱、臺灣水師
協副將許雲、澎湖水師協副將羅光乾等。
此重建的聖母廟,位於鹿耳門嶼與北線尾
接壤處,即位於全島的中央。(參《圖十
六》、《圖一》、《圖十七》)【附注七
】其遺址在今臺南市安南區城南里鹿耳門
溪約九胖,原地號土城段四四三之五六號
《圖廿一》);『鹿耳門媽』鎮殿神寵原
位上,今樹立有于右任書題的「鹿耳門原
址天上聖母遺蹟紀念碑」《圖廿二》。此
廟之建置,就志書記載同時期的媽祖廟比

圖二十:清康熙末年鹿耳門嶼建置
清康熙五十九年修《台灣縣誌‧輿圖》


觀,要屬當時廟宇中規模最大者,足徵鹿耳門聖母廟在臺灣媽祖信仰上的崇一向地位。

 清康熙六十年(一七三一)夏,朱一貴起事,福建水師提督施世嫖、南澳總兵藍
廷珍率軍會師來臺,大軍抵鹿耳門外,『鹿耳門媽』再度顯靈,鹿耳門水驟漲數尺
,舟師揚帆並進,七日內克復全臺。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前巡臺御史禪濟布疏
聞,雍正帝御書『神昭海表』匾額以答之《圖廿三》。清嘉慶初葉,海寇蔡牽五度
進出臺江,期間曾火焚鹿耳門文館,而武館以逼近聖母廟,牽眾不敢犯。蔡牽為王
得祿等逐出鹿耳門後,臺灣總兵愛新泰曾重修聖母廟。嘉慶十一年(一八0六),
欽差大臣福州將軍賽沖阿為酬『鹿耳門媽』之靈助,敬獻『神潮助順』匾額一方,
並請臺灣縣學教諭鄭兼才代為撰跋云:


皇帝嗣統,武烈丕承;威突遠暨,陸芋水慄。奏殘蔡牽,敢謀不軌
:復以逃竄餘生,重投羅網。予既奉命東征,即馳赴鹿耳門,督水
陸軍剿捕。而汕外驚濤淦涌,與砲矢交激,擊沉賊船過半,生擒賊
常數逾二百。皆逆首罪貫滿盈,致干神怒。誅滅小醜,翎贊聖朝。
欣威之餘,敬獻﹁神潮助順﹂匾額,懋掛堂皇,並跋數語,以垂不
朽。﹝鄭兼才《六亭文集.雜著》﹞


 清代官建鹿耳門聖母廟,神殿坐西南向東北(坐海向山、坐空向滿),四周環海
,眾星拱會,四水匯聚,明堂廣闊:左右龍蟋虎伏,南有七星(七個鯤鯓)護穴,
北有鉤月(青草崙)高照,誠為觀音蓮座、七星拜月之地脈。聖母端坐其中,日觀
萬山聳翠,被覽千舟漁燈.四面浪濤澎濟,彷如羅漢侍奉。清代中葉,鹿耳門商民
雲集,香客如潮,聖母廟香火鼎盛,冠甲全臺。[附注八]



【附注七】 清建鹿耳門聖母廟廟址位置辯正

 清建鹿耳門聖母廟廟址的位置,是引發民國五、六十年代有關鄭成功登陸鹿耳門
地點論爭的導火線。『顯宮派』(主張鄭成功是在今顯富里境登陸,亦即認定今之
鹿耳門溪即古之鹿耳門港道)的論證依據,主要是將清康熙五十九年刊行陳文達纂
輯的《臺灣縣志》卷首輿圖(《圖二十》)所繪的媽祖廟位置,看成是在北線尾島
的東北端處。﹝見盧嘉興《鹿耳門地理演變考》頁六三第二行;鹿耳門天后宮編印
《臺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天后宮文化手冊》頁九第一、二行,頁十第五─九行
。]

 按『顯宮派』論者將《臺灣縣志》輿圖所繪的媽祖廟位置,看成與清康熙年間清
廷密繪臺灣輿圖(《圖十一》)所繪的『媽宮』是在同一位置。﹝見盧嘉興《鹿耳
門地理演變考》頁六五第十一、十一一行﹞『顯宮派』論者以此認知,推論成今之
顯宮里境在古鹿耳門海峽的南岸。﹝見溢嘉興《鹿耳門地理演變考》頁三七第十─
九行﹞顯宮里民據此,一口咬定鄭成功的登陸地在今鹿耳門溪南岸,即在顯宮里境
,所以他們所奉祀的媽祖,號稱是鄭成功登臺的座艦媽祖,自稱『鹿耳門媽』;他
們所建的媽祖廟自謂承繼古媽祖廟,所以稱為『鹿耳門天后宮』。﹝見《臺灣之門
鹿耳門》頁二、十﹞

 『顯宮派』論者與顯宮里民以上的認知。顯然是錯誤的,茲辯正如下:

 1、《圖二十》所繪的『媽祖廟』,其位置是在北線尾與鹿耳門嶼的接壤處,即
該島嶼的中央部位,並非在北線尾的東北端(如附注一所述,「顯宮派論者,將北
線尾島與鹿耳門嶼常混為一談,他們所謂的「北線尾島東北端」,貿指鹿耳門嶼的
柬北端)。此圖僅繪出該一島嶼之東北部(鹿耳門嶼濱臺江部),東南與西半部(
北線尾及鹿耳門嶼濱外洋部)並未繪出。(按北線尾南部大港與安平鎮,當時厲風
山縣管轄,不在臺灣縣境,故末綸入。因此也有人不察,誤認嫣租廟是位於該島的
南端濱圭江處。)此圖將媽祖廟繪在該島的右端,實即是該全島的中央位置,與《
圖十六》鹿耳春潮圖、《圖一》清乾隆臺灣輿圖、《圖十七》鹿耳連帆圖等所繪的
﹁媽祖宮﹂位置相同。盧嘉興指媽祖廟是在該島的東北端,顯富里民指本圖所繪的
砲臺是在該島的西北端﹝見《臺灣之門鹿耳門》頁九第一行,他們是將該島的南(
右)北(左)向,倒看成東(右)西(左)向。如此顛倒方向,難怪他們一再指鹿
為馬,錯將「今之鹿耳門溪」認係「古之鹿耳門港」。

 2、《圖十一》所繪的『媽宮』,是位於鹿耳門嶼的西北隅,靠臺灣海峽。臺灣
海峽是位於臺灣島的西邊,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盧嘉興卻指廟是位於北線尾島的
東北端,顯然把臺灣海峽移到臺灣的東邊,東、西方向又搞反了。再者,《圖十一
》所繪的『媽宮』,與《圖二十》所繪的『媽祖廟』、《圖一》所繪的『媽祖宮』
,在島上的位置明顯不同,盧嘉興卻謂《圖十一》、《圖二十》所繪的廟是在同一
位置,這已不只是方向搞反的疏忽而已,顯然錯誤到不可理解的地步。

 據上所述,清建鹿耳門聖母廟是位於北線尾與鹿耳門嶼的接壤處,即島嶼的中央
部位。『顯宮派』論者將方位看倒,又將康熙輿圖與臺灣縣志輿圖所繪的廟不同的
位置誤為同一位置,前提有此顯明的錯誤,其他一切推論解析再如何合邏輯,結論
自然有誤。顯宮里民依據此種錯誤的研究結論,對外一再強調鄭成功登陸鹿耳門的
地點在今顯宮里境,他們的廟是繼承清建的鹿耳門聖母廟,自然也是錯誤的。




【附注八】清建鹿耳門天上聖母神廟正名說

 鹿耳門天上聖母廟的廟名,究竟應該稱『天后宮』,還是稱『聖母廟』為當?這
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直至目前,尚未見有標示鹿耳門天上聖母廟的全名『廟額
』出土,唯有從各種文獻的記載來考察,據以命名。

 方志記載:《臺灣縣志》志文與輿圖皆作『媽祖廟』:臺灣府志(『劉志』、『
范志』、『余志』)皆作『天后廟』;重修、續修臺灣縣志,於天后廟項下皆作『
鹿耳門廟』。地圖繪記:康熙輿圖(《圖十一》)作『媽宮』,《臺灣縣志.輿圖
》(《圖二十》)作『媽祖廟』,乾隆輿圖(《圖一》)、《續修臺灣縣志》之『
鹿耳連帆圖』(《圖十七》(作『媽祖宮』)。


 石碑:重興碑記(《圖三十四》)題『重興天后宮碑記』,三郊立香田碑(《圖
廿七》)題『鹿耳門聖母廟界』。

 祭器:石質香爐(《圖四十五》)題『鹿耳門天上聖母』。

 從以上的著錄題名來看,鹿耳門的天上聖母廟並未如『媽祖樓』、『海安宮』、
『溫陵祖廟』有特定的廟名,與今澎湖天后宮、臺南大天后宮、安平天后宮等一樣
,其古廟在方志與地圖上,都是按一般通稱:民間通稱『媽宮』、『媽祖廟』或『
媽祖宮』,官方正式的文件始稱『天妃宮』、『天后宮』。鹿耳門廟的官方名稱,
目前所見的只有重興碑記,但其題名並非全銜,僅題『天后宮』三字;而乾隆、嘉
慶年間所纂修約三部臺灣府志、二部臺灣縣志,志文皆作『天后廟』:據此可知,
所謂『天后宮』、『天后廟』,只是官方通稱而已,並非固定的廟名。從上舉的題
名來看,全名只有三郊立的杳田碑題『鹿耳門聖母廟』,再配合香爐所題『鹿耳門
天上聖母』,這才算是清建鹿耳門天上聖母廟正式的廟名。

 據上所述,清建的鹿耳門天上聖母廟,其後既然由三郊管理,三郊立石所題的『
鹿耳門聖母廟』,才屬正名。奉祀三郊所管理的神廟之神尊,理應從其原名稱『鹿
耳門聖母廟』為是。


七、臺郡三郊經管鹿耳門與護持聖母廟


 清領臺灣以後,首開鹿耳門與廈門的對口貿易。臺海兩岸間的商貿,隨著移民的
湧至,耕地日廣、農產日增、人口日繁而日益興盛,於足臺、廈兩地的商貿團體─
─『郊』(即如今大的貿易商同業公會)應勢而設。康熙申葉,臺灣府治(今臺南
市)的郊商(貿易商)創建水仙宮(奉祀水仙尊王)於南勢港的盡頭,乾隆初年創
建海安宮(奉祀天上聖母)於西定坊港口。雍正、乾隆年問,同質性的郊商,先後
組成『北郊』(以『蘇萬利』商號為首,配運福州以北各港口的貨物)、『南郊』
(以『金永順』商號為首,配運福州以南各港口的貨物)、『糖郊』(以『李勝興
』商號為首,初期以糖米出口為主,後改為配運臺灣各港口貨物,易名『港郊』)
:乾隆、嘉慶間,台稱『三郊』,以設於水仙宮側的『三益堂』為其議事公所。其
後為有別於鹿港三郊、大稻埕三郊,因稱『臺郡三郊』。

 臺郡三郊憑藉其綿密的貿易網、嚴謹的組織化,掌握了臺灣內外商貿的大權,擁
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乾隆中葉以後,清廷以國力日漸衰弱,原本對臺灣的治理即採
消極態度,自是更無心經營。從此以後,臺郡三郊憑藉著雄厚的財力,逐漸扮演官
方的角色,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發揮巨大的影響力。乾隆
末葉林爽文事變,臺郡郊商捐資並召募義民,協助臺灣知府楊廷理守護府城、轉戰
南北;嘉慶初葉蔡牽盤踞臺江,郊商義民復出,協助官兵守城、逐退蔡牽出鹿耳門
。蔡案以後,臺郡三郊取得了可與官府抗衡的權勢,實際肩負起府城的治安、建設
與公益、慈善事業等重責大任。

 鹿耳門自清領臺灣以後,成為進出臺灣唯一的商貿正口,郊商的船貨皆需由鹿耳
門出入,臺郡郊商早與鹿耳門具有深厚的依存淵源。迫嘉慶中葉以後,鹿耳門稽查
管理之權,漸由官府移轉三郊,為此三郊於鹿耳門文館附近設有管理站,名曰『三
郊鹿耳門公館』。此後,鹿耳門港所有出入船隻的權利與義務,悉歸三郊管理。道
光以後,臺江日漸陸化,三郊更於鹿耳門嶼及臺江新生埔地,擁有開發之權,設『
萬益館』為業主,招佃開墾。其所屬土地立有界碑,上書『三郊鹿耳門界』《圖廿
六》,沿著古鹿耳門港道南岸,自東徊函排列(束自今上城國小校門前,西至今北
汕尾城隍廟東南)。同治以後,鹿耳門港道淤塞,時海船停泊於新港──國賽(國
姓)港,三郊為轉運貨物,乃集資開鑿人工運河──『溪筏仔港』(或稱『竹筏仔
港』),《圖廿》北起國賽港口(今臺南縣七股鄉三股溪西面外汕),南下通過今
曾文溪口,至青草崙(今城隍廟),經鄭仔寮,越過今鹿耳門溪,穿過今臺鹼安順
廠貯水池東邊,而抵四草湖:接臺南(舊)運河,至府城五條港區。《圖廿九》


 臺郡三郊接管鹿耳門後,官建的鹿耳門聖母廟亦由三郊承接管理。三郊除以商貨
在鹿耳門岸上交易所抽取的手續費,撥出一部分供作聖母廟祭祀與維護之用,又於
鹿耳門嶼與臺江陸埔地設置『鹿耳門媽祖香田』(俗稱『媽祖婆地』),凡七十餘
甲,立七十餘支界碑,上書『鹿耳門聖母廟界三郊立』《圖廿七》。三郊管理鹿耳
門聖母廟後,因憫鄭王開臺以來歷次戰役陣亡海上的英靈飄散無依,且念每逢風颱
舟船覆沉罹難海上的孤魂遊蕩無靠,於是每年春秋兩祭海上亡魂,是為『鹿耳門普
度』;又盛大舉辦『鹿耳門祭江』儀式,列為鹿耳門聖母廟最重要的祭典。


八、臺江陸化.鹿耳門廢港.鹿耳門溪


 十八世紀中葉以後,臺灣西部皆經開發,清廷乃相繼於一七八四年(乾隆四十九
年)開中部鹿仔港與泉州酣江對渡、一七九二年(乾隆五十七年)開北部淡水八里
岔甜全禍川百虎門對渡,至是,鹿耳門已失其『臺灣正口』的獨尊地位。治十九世
紀初葉(道光初葉),南臺連年大風雨,臺江海沙驟漲,逐漸陸化:鹿耳門港道隨
之淤塞,而成廢港。原本可泊千舟的浩瀚臺江,所擁有的『鹿耳春潮』勝景,所呈
現的『鹿耳連帆』盛況,至是皆已不復見矣!『鹿耳沉沙』《圖三十》道盡滄海桑
田的變化,留予後人無限的哨嘆與徘徊!

 清道光三年(一八二三)七月,一場大風雨,發源自瞧吧咋內山的灣裏溪,自西
港、首簽改道西南流,直接注入臺江(改道後之河流稱『曾文溪』)。時因洪流挾
帶大量山崩泥沙,使臺江海沙驟漲,逐漸陸化。道光四年(一八二四)二月,臺灣
總兵觀喜、分巡臺灣兵備道方傳隧、臺灣知府鄧傳安等聯名上奏議建砲臺于鹿耳門
,內描述臺江陸化的情景云:



(道光三年)十月以後,北自嘉義之曾文溪,南至郡城之小北門外
四十餘里,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十五、六里,瀰漫浩瀚
之區,忽已水涸沙高,變為陸埔,漸有民人搭蓋草寮,居然魚市。
﹝姚瑩《議建鹿耳門砲臺》引﹞


 道光七年(一八二七)夏,鹿耳門外海湧喧轟、高浪澎濟,長達五旬:狂風號呼
未已,鹿耳門水激沙增。外舟不入,內帽難行;六月,時力卸署臺灣府事的鹿仔港
理番同知鄧傳安,為此以少牢之儀,敬祭鹿耳門海神,祈禱﹃頓息聲吼,喜見秋澄
;淤沙俱滌,賈船遇征。道光八年(一八二八),海湧更久,水激沙增更甚;七月,
時昇任臺灣知府的鄧傅安與文武眾官,又以少牢之奠,敬禱鹿耳門天后暨海上諸神
,祈求『息波濤之洶湧,俾口門之深廣。』﹝以上綁傳安所撰的祭禱文,俱收錄於
《蟲測匯鈔》﹞

 道光三年以後幾度大風雨,使臺江海埔新生地續長不已,終與鹿耳門嶼.北線尾
島連成一片,致讓原注入古臺江的河流頓失歸趨,而使溪道紛更,在新坐的埔地上
縱橫奔馳。時『新港溪口經沙壓絕流,其上頭源水斜南,橫過三嵌店前,透出柴頭
港溪,合流注於臺江。』然後山安平、四草間之大港出海(此河流今名『鹽水溪』
)。而曾文溪則從啻蔡溪尾,『曲出鹿耳門礁石旁,分支斜南透出安平角大港口入
海。』﹝以上兩段引文見《臺灣呆訪冊.疆域山水》)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七
月十四日,南臺一場大風雨,鹿耳門港道全遭湮沒。時原由安平大港口出海的曾文
溪下游支流,因臺江南部海埔續先被阻,日原鹿耳門嶼、北線尾接壤之較窄腰身處
衝開,向西改道出海。此一改道的曾文溪支流,因係自『鹿耳門礁石旁』(此處即
古鹿耳門港道入臺江的內口,在今學甲寮境內)曲出,後乃稱『鹿耳門溪』:峙河
道位於今鹿耳門溪北邊,其出海口南距今四草鎮海國小約二十八公里。



按:道光二十年以後的文獻,所謂距
四草不及五里的『鹿耳門』、『鹿耳
門廢港』,即揩此改道的鹿耳門溪口
,其河遣既非今之鹿耳門澳道,亦非
古之鹿耳門港道。近四十年來,有人
或有意或無知地指鹿為馬,將『今之
鹿耳門溪』當作『古之鹿耳門港』,
就是誤解此類文獻之揩謂。

圖三十:鹿耳沉沙地貌


同治年間,連年風颱,鹿耳門嶼屢遭洪患。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六、七、八月
,暴風猛雨迭作,鹿耳門溪水暴漲,致溪道南移(即今之鹿耳門溪),《圖卅一》
鹿耳門聖母廟正當其衝,與鹿耳門文館、武館同遭洪水沖塌。古鹿耳門嶼上三大歷
史性建物,從此湮沒於鹿耳沉沙中:古鹿耳門的輝煌史業,自是流入歷史長河。

九、海安宮寄佛.水仙宮寄普


 清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七月的大風雨,曾文溪大水氾濫,下游支流改道,經鹿耳門聖母廟與鹿耳門港道間向西出海。峙聖母廟遭洪水浸蝕,廟基傾坦、廟壁龜裂。三郊公局與鹿耳門村信眾護廟情殷,乃立『鍍水豹』神碑《圖卅一》於廟埕,藉以鎮水,並舉行祭溪:又決議將神尊疏遷寄奉於三郊所屬的鎮港海安宮。同年八月中,除鎮殿二媽、開基媽兩尊聖母神像及內爐、外傭留置於廟內外,鎮殿『鹿耳門媽』大媽、三媽暨佛祖、羅漢、水仙尊王、太于爺、境主公、千里眼、順風耳等大小神像百餘尊《圖卅四》,由時任三郊鹿耳門總管的郭光潘(一七九八~一八七八。其後裔現尚居土城),與地方信眾十餘人以竹筏載運至海安宮:此即鹿耳門聖母廟史上的『海安宮寄佛』。

 道光中葉以後,南臺屢遭風雨侵襲,鹿耳門聖母廟一冉遭受水浸。三郊公局執事不忍古廟湮毀,乃斥資佛銀五百大元,並得咸豐末年、同治初年臺灣總兵邵連科與曾玉明(或曾元福)、分巡臺灣兵備道孔昭慈、臺灣知府洪毓琛、候補通(前淡水同知)丁曰健、臺灣水師協副將陳(名不詳)、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何(名不詳)、澎湖通判張德功、臺灣知縣宙以鎮等宦臺文武官員之捐俸,又得郊商綢緞郊金義利、藥郊金慶星、石鼎美號、箴郊金義成、紙郊鍾金玉、許高利號、茶郊金長號、茶郊勝金玉:…:與澎湖配運館、澎湖郊聖母、臺郡眾油車、臺郡餉局等之捐款,集資擬予重建,立『重興天后宮碑記』(捐題副碑)於廟埋《圖卅三》。(
按當時有無付諸重建不詳,尚待聖母廟古廟建材、文物全面出土之驗證,始能確知。)



圖卅一:
『淇水豹』神碑
(鹿耳門聖母廟古廟埕遺址出土) 圖卅三:重興天后宮碑記(副碑)
(鹿耳門溪出土)


 鹿耳門聖母廟神尊移祀海安宮後,原於鹿耳門舉辦春秋二祭的『鹿耳門普度』、『鹿耳門祭江』,乃由三郊公局三益堂移至府城舉行。其後臺南因有『鹿耳門寄普』之諺語,連橫有文記述謂:

鹿耳門在安平之西,荷蘭、鄭氏均扼險駐兵,以防海道:清代因之。住民數百,佃、漁為生:亦有廟宇祀天后。道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大風雨,曾文、灣襄兩溪之水澎辟而來,鹿耳門遂遭淹沒。三郊商人素為海上貿易,憫其厄,每年是日設水陸道場於水仙宮,以濟幽魂,佛家謂之『普度 』。故臺南有『鹿耳門寄普』一語,即言其事,亦以喻無業者之依人糊口也。﹝《雅言》﹞


按:連橫此文記述,於鹿耳門在安平之西北誤為西;曾文溪係灣衷溪改道後之名稱,誤為兩條溪;鹿耳門普度係濟度鹿耳門海上孤魂,其釋義亦有差。




圖卅四:鹿耳門聖母廟移祀海安宮之神尊(部分)


 『鹿耳門普度』原由三郊公局以公費舉辦,迄日人據臺之初,明治三十七年(一九0四)三郊被迫改組,與洋商買辦合組為『三郊組合』,其後乃由水仙宮與五條港境蔡、郭、施、黃、許等五姓承辦,於每年農曆七月十六日舉行:此為『鹿耳門寄普』之本義,即三郊將鹿耳門普度『寄水仙宮普』之意(『無業者依人鋤口』、『寄人籬下』則為引仲義)。清季、日治時期,三郊公局與水仙宮所舉辦的中元鹿耳門普度』,除設水陸道場於水仙宮,並啟建五胡清醮,儀式甚為隆重。所誤觀音大士壇,祭壇堂皇,旗播飄揚;開炎口化食外,又以紙製帆船數十隻,帆檜俱全,祭後投諸江流,隨波而去,是謂『鹿耳門祭江』。時且有梨園演唱,場面極為熱鬧。其祭典之盛況,蔚為清李府城的一大宗教、民俗活動。

 大正五年(一九一六),鹿耳門媽暨原聖母廟諸神尊,由上城信眾自海安宮迎回奉祀,鹿耳門普度仍由水仙宮持續舉辦。逍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水仙宮中殿、後殿被列為防空用地而拆毀,其神尊移寄海安宮,此後鹿耳門普度遂由海安宮代辦,於每年農曆七月初六日與『船仔普』(濟度五條港之孤魂)合併舉行,迄今仍末中輟,是謂『鹿耳門代普-)『海安宮代水仙宮普』之意)。[圖卅五]

 鹿耳門聖母廟與水仙宮、海安宮,於清治時期同為臺郡三郊所屬或護持的神廟,因有『寄佛』、『寄普』、『代普』之情緣,在『三郊』名下,誼屬姊妹、親如兄弟。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三月,鹿耳門媽、鎮港媽、水仙尊七與溫陵媽(今朝興宮溫陵廟奉祀之溫陵媽,原亦為三郊護持的神尊),於府城舉行會香遼境《圖廿六、圖廿七;民國八十八年歲次己卯仲秋,土城正統鹿耳門望母廟為緬懷『寄佛』、『寄普』之史車,得海安宮、水仙宮、朝興宮溫陵廟的協力,又於府城舉辦盛大回顧祀典《圖卅八、圖卅九、圖四十、圖四十一》。這兩次盛典,為『鹿耳門媽』

圖三十五:海王宮『鹿耳門代普』

與臺郡三郊及鎮港海安宮、臺郡水仙宮的歷史情緣,作一忠於史實的回顧與呈現:透過宗教儀式,重建古鹿耳門的歷史貞貌。


按: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與三郊神廟合辦會香、回顧盛典時,位於顯宮的鹿耳門天后宮皆曾搶先舉辦所謂『三郊還香』的活動。按該宮所奉祀的神尊,既末曹移祀於三郊所屬的神廟,舉辦以『三郊』之名的活動,一如顯官地區本非古鹿耳門之地,卻冠廟名為『鹿耳門』一樣,偕屬『不正』之舉,意在混淆視聽、歪曲史實耳。


十、湄洲五王上山.鹿耳門媽回鑾土城


 清嘉慶中葉以後,臺郡三郊往鹿耳門發展;道光年間臺江陸化,吸引臺灣西南沿
海居民來此墾殖(二度移民)。原屬『無田無園,盡靠六十門』(鹿耳門里諺。『
六十門』為『鹿耳門』之音訛,意即居民只靠鹿耳門捕魚維生。)的鹿耳門漁村,
自是居民漸多,於古鹿耳門嶼上聚成鄭仔寮、土城仔角、郭吩寮(郭姓)、虎尾寮
(蔡姓)、中川角(中州陳姓)、蚵寮角(王姓)等聚落(土城仔莊);於古鹿耳
門港道北岸之舊墟上聚成砂崙腳、青草崙等聚落(青草崙莊)。二莊八聚落(角頭
),與較後形成的新聚落港仔西、下十份塭、溪埔仔,共十一角頭,成為『鹿耳門
媽』的信仰圈。

 日治時期大正二年(一九一三)夏,福建湄洲島送放一艘五王(李、池、吳、朱
、范五府王爺)船,隨風飄至澎湖媽宮海靈殿前海岸停泊:經當地信眾迎請上岸祭
拜,祈求永遠奉祀。然船上王爺吼示,係承鹿耳門媽之邀,前往臺灣助佑萬民,無
法駐留。媽宮信眾乃啟建七朝清醮,懇留一座香爐護佑(此座香爐迄今仍供奉於海
靈殿),然後送歸大海。七月中,土城仔漁民於港仔西西平湖(後稱王公港仔)外
線湖仔處海面發現此艘王船,眾人以乏力奉祀,黃將王船推向外海,冀其轉往他處
。翌日晨,卻見王船飄回至中湖停泊:眾人冉以竹筏拖引王船至外海。第三日又進
,漁民再推。如是三進三推,至第四天夜,漁民忽聞遠方傳來管絃之聲,經出漁寮
探視,望見王船燈火輝煌,恍如巨艦之橫鎮中湖;漁民驚異,不敢再行外推。時上
城仔鄭仔寮居民奉祀之文館三媽,突起扎示謂:該王船係應鹿耳門媽之聘而來,宜
以大禮迎進奉祀。土城仔信眾乃演戲三天,並舉行上山祀儀,虔敬恭迎王船,是謂
『五王上山』。




 五王船《圖四十二》上奉祀有五府王爺神像各一尊、湄洲
聖母一座三尊、統兵元帥爺一尊、管船大王一尊、過水大夫
人一尊、夫人媽五尊、打頭將一尊、打波將二尊、侍衛將士
三十六尊、七王爺一尊)後為青鯤鯓信眾迎請奉祀……。土
城仔信眾迎進王船後,先築草寮奉祀,名曰『王宮』。大正
三年(一九一四),土城仔與青草崙二莊八角頭老大(長老
)發起建廟。時地方信眾以鹿耳門聖母廟神尊寄奉海安富已
歷有年所,此次建廟落成,理宜迎回奉祀。眾議曰是,髮向
有司報准,自聖母廟遺址挖撈古廟建材,得『鹿耳門天上聖
母』石質大香爐《圖四十五》、石獅、石鼓、石珠《圖四十
六》與石板、磚塊等,益以新建材,於上城仔莊之中心(今
土城城西街、城北路、安中路交會癒)築建廟宇。五年(一

圖四十二:五王船

九一六)安座,七年(一九一八)落成。廟坐北朝南,凡二殿,前殿奉祀五府王爺
與王船,後殿奉祀自海安宮迎回之鹿耳門媽、佛祖暨聖母廟所有七十餘座神尊。時
廟名『保安宮』(取祈求神明保墳安民之意),後以廟係主祀鹿耳門媽,為明紹承
三郊所管理護持之古廟香禮,並求名實相符,乃於民國四十九年(一九六0)五月
,正式正名曰『鹿耳門聖母廟』。《圖四十七》土城地區信眾重建鹿耳門聖母廟動
土後,地方長老即推派代表與水仙宮、海安宮管理執事商議迎回古廟神尊:時海安
宮執事與境眾因不忍鹿耳門媽離境,故初不允所請。嗣經土城文士王鐘嶽撰文詳述
鹿耳門媽之來歷、鹿耳門嶼之史地及其與上城之地緣、人緣,疏明土城迎回奉祀之
意義。海安宮與水仙宮管理執事,肯定上城信眾紹承先人鹿耳門媽信仰之身份,認
同建廟奉祀以延續鹿耳門媽香火之立場,乃允奉還。大正五年(一九一六)起,土
城信眾自海安宮陸續迎回聖母廟寄祀之神尊,鹿耳門媽至是重回鹿耳門故地七城,
與敦聘前來的湄洲五府王爺,共同庇佑占鹿耳門舊墟上的居民。
【第 1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閒人 2007-11-14 10:16:09
此上之文應是土城出版之官方簡介內容,繆誤百出,看看就好。
【第 2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閒人2 2007-11-14 10:30:07
能夠打那麼多字也算是有心了....
加油無名先生
【第 3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閒人三 2007-11-15 09:11:31
就敝人所知應是早期土城聖母廟官方板網站的內容
應是全文留存
是有心人士也
是一種見證
感謝他的苦心
【第 4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不同解讀 2007-11-17 09:01:23
也有可能
下馬威

為免誤會
貼文者應該說說來源
或者問大家有蛇麼看法等等來著....................

否則
文字那麼多
看都花去了誰理你
【第 5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無名 2007-11-17 17:21:02
這是從聖母廟網站轉貼過來的,只是覺得難道大家對這樣的事都無法可治嗎?
貼上來就是想表達這樣的無奈
【第 6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曾經留言 2007-11-17 19:02:22
1.你說無奈,個人非常有同感。
2.兩岸之爭,前縣城隍網站,討論的很多,小弟我不落人後,很用心的在看,總的來講,土城派是招架無力,可是無力就無力,你又能對土城怎樣,有約束力嗎?沒有!言論自由嘛,這只能看出兩廟間風格的不同,由大家自由心證,大家心中自有一把尺,如此而已。如要鬆弛你心中的無奈,大大可以再次去瀏覽當時的討論內容,整理出兩方面的論戰重點或結論,再次突顯出土城的推心用意!
3.再次表達看法:通常簡介這方面的,都是說自己的歷史,說自己的成就,哪有自己的文宣品在攻擊別人的?這就是氣度啦!大廟有大廟的風格,你說土城有大廟的風格嗎?土城就是土城,鹿耳門是鹿耳門,土城跟鹿耳門有甚麼屁關係!?通篇的移花接木、創造歷史,這是大廟的風格?笑死人!土城是有錢沒錯啦,可是財大氣粗的作風,令人倒盡胃口!就以這次四草的「遊台江」(個人對四草的宣傳「巡掃」,持保留的看法)為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嘛,四草被土城綁得死死的,四草主委還能哼個甚麼聲?另外更可憐的是府城大公廟大天后宮了,也被拖來墊被,甚麼「無轎號」的轎號,甚麼原來抽籤在幾號,後來變成某某號,......破壞了人家的原則,讓四草擦屁股都擦不完,而四草又不敢怨聲說他有在擦屁股!
4.給「無名」大大一個功課去做:你既有無奈,那就認真的去整理出土城的「不是之言」po出來給大家了解,否則就個人推測,很少有人會再就本篇做回應,因為說很多了;如此,你的好意豈不變成歹意!?你認為如何?
【第 7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鹿耳門嶼 2014-06-09 01:17:40
所以鹿耳門寄佛寄普是鹿耳門聖母廟跟三郊海安宮三郊水仙宮三郊朝興宮溫陵媽廟杜譔的?連雅堂著雅言提到鹿耳門寄普是鹿耳門聖母廟打時空電話請他寫的?五條港諺語:鹿耳門寄普是鹿耳門聖母廟收買現今五條港所有居民杜譔的?那鹿耳門天后宮在80年代為什麼辦理鹿耳門還香呀?當年的神尊現在在聖母廟這是事實,還香~應該是誰去還呢?
鹿耳門之名始於荷治台南時(16世紀)為航道口之名,後演變為地名
鹿耳門溪形成於清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18世紀)
不同時期所記述的北汕尾範圍是一樣的嗎?
土城在顯宮北邊,隔著於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形成又於同治10年西元1871年南偏後的鹿耳門溪,所謂土城離古廟較遠是土城的哪一個點離古廟較遠,土城就在顯宮北邊緊鄰顯宮
台灣堡圖的記述只能證明那時的地理及地名並不能證明16世紀的位置~這是常識ok~~~
請解釋~~~
【第 8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耀庭 2015-06-22 23:19:29
三郊寄普確有此事,當時土城保安宮請回天上聖母,在此之前,保安宮再建廟因大水沖走
古廟的神尊,卻不是天上聖母!!(台南州祠廟名鑑)記載。
北汕尾原本就統稱一嶼,包含鹿耳門與媽祖宮,鹿耳門原來就是指鹿耳門水道,故鹿耳門
非嶼也,所謂扎鹿耳門,守北汕尾,此解為扎鹿耳門港道,守北汕尾嶼,據此文章,明鄭
時期鹿耳門溪尚未形成,鄭成功何以登同一島嶼(北汕尾島)而兩處命名??
【第 9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Bradley 2015-08-09 11:44:15
7GMC5j http://www.FyLitCl7Pf7kjQdDUOLQOuaxTXbj5iNG.com
【第 10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sally 2015-08-13 08:54:13
PDOszx http://www.FyLitCl7Pf7kjQdDUOLQOuaxTXbj5iNG.com
【第 11 篇回應】
回應者 性別 回應日期
Bradley 2015-10-22 02:46:05
CxUiFF http://www.FyLitCl7Pf7kjQdDUOLQOuaxTXbj5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