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世說新語>民俗信仰討論區

類型 張貼者 性別 討論主題 發表日期
普通件 果前 云何為『菩薩障施』 2007-07-27 02:09:49
云何為『菩薩障施』

『成佛』是學佛修行者的最終目標,這是無可否認的。但是從初發心到成佛是須要經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長時間,所以 佛陀就依眾生的不同『根性』提出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等五種。但是無論選擇那一種,其必經之路就是『布施』。至於云何為『菩薩障施』?依《菩薩地持經》開示:障施有四種。何等為四?即
(一) 【先不修習】。謂菩薩見正求者,多有財物而不生施心,當知是我不習施故;疾行智慧作是思惟:『我昔定當不習施心,致令今日雖有財物見來求者施心不生,今若不施復於來世有此施礙。』如是知已,依施障對治而行布施,則能捨離不習施障。
(二) 【所施物少】。謂菩薩見正求者,所施物少不欲布施,以是施障故;疾行智慧作是思惟:『寧安貧苦,要當布施。』思惟是已,悲心布施;復作是念:『我從昔來,宿業過故,他自在故,令我飢寒困苦不能饒益一切眾生,寧令我今因是失命現世受苦,要當行施攝取眾生,不令受者心不滿足,況我今日,有果菜活命,要當安苦而行布施。』
(三) 【財物雖多貪愛增上】。謂菩薩見正求者,以增上可意故,最上故,於所施物不生施心,彼菩薩知藏積過故;疾行智慧作是思惟:『我於苦中而生樂相,於未來世當受大苦,如是顛倒若知若斷。』作是思惟已,能行布施。
(四) 【見未來世具足財果而生貪著】。謂菩薩行布施已,於施果大財生福利見,不能志求無上菩提,菩薩知耶,果見為過患已;疾行智慧如實正觀:『一切諸行無有堅固念念磨滅,受用果報亦復如是,悉是離散磨滅之法。』如是觀時,果見則斷,一切所施悉以迴向無上菩提。
由此觀之,如是名為『四種障施』,菩薩則以智慧對治之。換言之,前三對治智,是正布施;後一對治智,攝受正果,如是方能名『菩薩智慧布施』。何以故?蓋菩薩修行『六波羅蜜』時,應以『智慧波羅蜜』為前導,若無其引導,必定一盲引眾盲,相繼入火坑。茲以『布施度』而言,若不以『智慧度』為指引,布施者只能得『有漏福德』。來世若在『天道』,只能享天福,福報享盡,仍然要再墮入六道輪迴;來世若在『人道』,只能生在富貴家庭享樂,福報享盡,亦同前者;來世可能生在『畜生道』,當有錢人之寵物,不愁吃穿,而且被照顧得無微不至;來世可能生在『餓鬼道』,當如同城隍爺、土地公等多財鬼,享受人家祭祀供奉,如此等等,皆不能超出三界,怎麼能證得『菩薩』果位?
總而言之,布施為佛弟子應有之德行,六度、四攝都以布施為首。小乘雖以自度為主,然亦深重布施之修行。由布施程度之深淺,可為佛弟子對於佛法有無深切認識之測驗。舉凡對佛法有深切認識者,對財物布施無不量力而行。布施是一種犧牲,能把自己所有之財物施於人,或獻出自己精神生命去成就他人;布施是順於無常、無我之真理,故能大心行施之人,對佛法之正理最易契入。學佛有自利行與利他行二種,布施是利他行中最顯著之表現。換言之,人人隨時隨處都有布施之機會,只要有犧牲自我、同情他人之心,盡其在我,固不限於家財無盡方可行布施,布施到沒有任何東西不可捨,施捨之後,不但不計酬報,亦無一點悔意,至此地步,可算是『三輪體空』之智慧布施。願與諸仁者共勉之!Sunday, March 06, 2005
妙音書院【http://famscl.groups.com.tw/